Category Archive基于自由的批判

平等与自由相互冲突吗?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大海之声的博客,本文因一些不可抗力因素有所删改,但不影响阅读。

“自由,平等,博爱”,人们通常将其当成所谓“资产阶级民主”三位一体的核心价值,或者当成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公开打出的旗号。而我以为,可以将其中“资产阶级”这个概念抽去,将其当成现代政治文明或现代民主宪政三位一体的核心价值。因为这三位一体的核心价值所昭示的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尽管只能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以后的历史条件中才能够基本实现,但关于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对于全人类的现代文明而言,具有超越一切阶级局限或阶级利益的普世意义,因此可以将“资产阶级”这一具有阶级局限的定语去掉。

评述“民主带来动乱”论

在上一篇中我已经详述了“民智未开”论的逻辑与事实错误,另一种论点“民主带来动乱”,将在该篇中得到具体的评述与驳斥。那么,省却前言,请读者抛下自己的偏见与先入为主,用理性或感性来探讨这个问题吧。

面对“精日”的疑问——民族败类与一般人的界限在哪里?

这几年以来,媒体曝光出了越来越多的“精日”。他们中不乏身着旧日本帝国军人的军服在抗战遗迹耀武扬威者,也不乏在各大网络平台发表与历史事实严重相悖、严重伤害大众感情的侮辱性言论者。

这些人被称作“精日”,大约可以算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在如今,我们却又不得不去看到事情的另一面——那就是“精日”这一概念的扩大化。

一场有关不幸的小概率事件

小的时候我们都玩过丢手绢,从一群小朋友里面挑出一个来,其余的小朋友围成一个圈,这个拿着手绢的小朋友在其他小朋友围成的圈后面走,随着歌曲的节奏,手绢被丢下……

我昨天看见了这样一条新闻(新闻来自香港媒体端新闻):

一位中国石油大学的女研究生被他的前男友性侵,而她在维权过程中所受的伤害甚至大于性侵。

《常识》开篇词与对于“民智未开”论的评述

《常识》开篇词

自今年三月十一日之后的二十天到现在,这个专栏已经发表了二十九篇文章,所引起的关注与评论区的回应给予了我对于现状的新的了解:在专制对于民众日常生活空间的逐渐压缩下,人民正在逐渐地从奴役与压迫中觉醒,而它们终将在未来的某一天掀起一场浩大的变革浪潮。 在对于文章的评论与嘲笑中,持反对态度的更加反对,持轻蔑态度的更加轻蔑,而对现状漠不关心的则更加冷漠,当然,也有个别情况例外。这种状况并不令我灰心丧气,而是令我更加坚定地继续未竟的事业。

 

第 1 页,共 4 页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