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幻的自信——从“西方伪史论”说起

虚幻的自信——从“西方伪史论”说起

若要说“西方伪史”,最著名的主张者显然是何新了。他的大作《希腊伪史考》和《希腊伪史续考》,在一些圈子里说是人尽皆知也不为过。何新孤独吗?显然不。除他之外,还有董并生、诸玄识等人著有《虚构的古希腊文明》、《虚构的西方文明史——古今西方“复制中国”考论》等一系列“大作”。这些“大作”无一不是数百页的篇幅,用数以十万计的文字去论证西方历史是近现代的欧洲人伪造来的。虽然其论证点可能有区别,论证方法与论据也有所不同,但是真要归类的话,说他们都是“西方伪史论”的代表,恐怕也不能算错。

而这种思想的追随者呢?笔者在这里举出两个在某问题下排序不算很低,赞同也不算很少的回答,权当例子。

当然了。在这里笔者首先要声明一点,我从不认为这种观点的追随者是多数,我相信大多数人应该还是清醒的——至少不至于被这种观点所忽悠。但是难道因为这观点是少数,我们就应该当作不存在了吗?恐怕不能这么想。

话题转回来吧。如果说诸玄识等人鼓吹“西方伪史”是为了自己的名利或者其他什么目的,那么这些自发的“西方伪史论”支持者又该怎么说呢?他们自己写不出数以十万字计的“西方伪史论著”,不能借此收获名利。这一观点与当前中国的历史教育显然冲突,所以说也跟教育没什么关系。那么是什么让他们去信奉这样一个在我们看来荒谬而可笑的观点呢?是怎样的“国际主义精神”(笑),让他们去如此热心关注西方国家的古代历史呢?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我们可以从这类文章的评论区找到一些线索。

笔者从微信的相关文章下找了一些评论,这些评论都是排序最高的,不存在笔者特意筛选来充当有利论据的问题。那么让我们来归纳一下吧,这些评论都有什么共性呢?

“打肿公知老脸,中华有人”“华夏文明才是蓝星唯一的文明”“推翻西方伪史,扶正中华文明”“中国的那些所谓学者……软骨头文人……”

我觉得任何阅读理解能力正常的人,都能够从里面闻出一股味道,那是名为“民族自信”的味道。西方历史是伪造的,而中华历史是真的,那么中华文明自然是高人一等,是“唯一的文明”了。至于那些主张和他们相异的专家学者呢?便是所谓“软骨头文人”!不错,这可以说是和“非国民”有异曲同工之妙了!

我们再看看这些推崇“西方伪史”的平台吧。有红德智库红歌会网、还有……团团

而更有趣的是,观察者网有一篇文章是针对性驳斥“西方伪史论”的。然而虽然作者驳斥的痛快,评论区的观众可是不大认同……让我们来看看评论吧。

“这些材料的考古出处在哪里?”“那些文物做过测年吗?”“希腊那那破碎贫瘠的地方有现实条件吗”……

种种针对作者的质疑层出不穷,远不止于截图中的。如果愿意去翻翻,还可以发现更多。围观群众们可以说是非常的激动,仿佛全都化身为真理的卫道士,而把“西方伪史”埋葬,便是他们唯一的使命了。然而如果我们仔细再想一想,即使作者摆出来说明了考古出处,文物测年等问题,恐怕评论者也能做出“这个出处真实吗?”“测年结果是真的吗?”这样的迫真质疑。换言之,这根本就是个无解问题

我想我已经摆出了足够的例子了。虽然有可能会有人觉得我是在拿个例说事,但是即使我找上更多,不也只能是更多的个例而已么?既然如此,你与其指责我“拿个例说事”,不如直接说让我闭嘴痛快些。

但是让我们把这些平台归纳总结一下,事实上我们不难看出其到底是服务于什么的——“反对西方”。而“反对西方”是独立存在的吗?不。他们之所以反对西方,并非仅仅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在这“反对”的背后,鼓吹自己的民族自信,才是根本目的!

可能你会觉得我这个论断太过于突兀了。但是除此以外,还能有什么解释呢?难道这些人全都是古希腊古罗马爱好者,发现了西方伪史的不可靠之处,然后纷纷开始批判吗?只有批判还不算完,还要加上“华夏文明才是蓝星唯一的文明”吗?我想,的确没有其他解释了

事实上,如果对这个话题看的比较多的话,我想都能意识到一点。许多人在鼓吹“西方伪史”的同时,总是不忘了强调中华历史记载的可信、中国文明的源远流长,中国文物和考古工作的精细……在搞清楚“民族自信”这个根本目的之后,他们这么做的原因,我想也就很显然了。

用假的历史来谋求民族自信并不罕见。在西亚也有个国家通过“伪史”来增进民族自信,不过与中国不同的是,他们采取的手段并非宣称他国历史是“伪史”,而是干脆的造自己的伪史。不错,我说的就是埃尔多安大总统统治下的土耳其。

但是假的终究不是真的。通过这种手段构建出的“民族自信”,又怎能维持长久?甚至如果我说的更难听点——如果“民族自信”要沦落到靠这种手段来构建和增强,那你所无比重视的“民族”,又是什么?!当然了,这些人中不乏某些人完全罔顾历史的真实,打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大旗,将历史作为工具来利用,而目的便是构建他们的“民族自信”。这些人的所作所为,可以说与朱维铮教授所批判的某些人完全一致了!

然而,在某些人看来,“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便意味着历史是纯主观的,不存在事实和解释的区别,可以随心所欲地剪之裁之,颠之倒之,一切服从现在的需要,包括为极权和专制辩护。这就将克罗齐命题中的合理性削夺了,变成辩护论者。

——朱维铮 《历史的真实和真实的历史》

历史在他们手中已经沦为工具,那么他们便自然不需要考虑真实与虚假了。就算“伪史论”漏洞百出,只要能构建他们所追求的自信心,那么便合格了。

但是这自信的基石终究是虚假的。我还是要重申那个问题——如果你的自信基于虚假之上,那么你所追随的,你所信奉的,又到底是什么东西

靠欺骗与杜撰所构建出的自信,又怎样才能够长久?依赖谎言所捆绑的群体,又能够走多远呢?

我希望所有对“西方伪史论”抱有好感的人能够明白这个问题。

我更希望某些“西方伪史论”的追随者能够及时醒悟过来。我没有能力去控制他们的思想,但是我还是要如此疾呼。

就这样吧。

 

PS:本文章看起来可能是开了个相当宏大的题目,然而笔者精力与水平有限,所以会写很浅薄,希望读者包涵。

作者:火花

火花
火花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虚幻的自信——从“西方伪史论”说起》上有8条评论

匿名发布于12:05 下午 - 4月 12, 2019

反驳别人观点,要有理有据,学术交锋最忌讳上纲上线!

匿名发布于5:14 下午 - 10月 22, 2019

本文作者拿不出反驳的论据,口号式的反驳,生拉硬拽扣上所谓民族自信的帽子,可笑可笑

    匿名发布于9:31 下午 - 11月 21, 2020

    本文作者在学术无力辩驳人家的观点,便妄猜别人的目的,云山雾罩了一翻译,全是捕风捉影想当然的意淫之词。可笑,可怜!

匿名发布于9:29 下午 - 11月 21, 2020

你在学术无力辩驳人家的观点,便妄猜别人的目的,云山雾罩了一翻译,全是捕风捉影想当然的意淫之词。可笑,可怜!

匿名发布于7:44 上午 - 12月 12, 2020

人家的质疑有根有据,你为什么不去针对那些根据一一反驳?却是躲这里阴戳戳戴帽子?

匿名发布于1:41 上午 - 1月 28, 2021

作者拿不出学术证据

匿名发布于6:24 下午 - 7月 10, 2021

14年抗战,中流砥柱,都写进教科书了,谁在篡改历史不是很明显吗

匿名发布于9:16 下午 - 7月 23, 2021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尤金妮亚·詹金斯(Eugenia ZuroskiJenkins)著《中国品味:英语主体性与东方主义史前史》(牛津大学出版社,2013)
芝加哥大学教授豪·索萨西(Haun Saussy)《中国品味:英语主体性与东方主义史前史》
首尔国立大学英语系教授閩恩恭(Eun Kyung Min)著《中国与英语文学的现代性》一书(剑桥大学出版社,2018年)
马萨诸塞-波士顿大学的斯洛博达(Stacey Sloboda)著《中国风》(曼彻斯特大学出版社,2014年)
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的安妮·韦查德(Anne Witchard)主编《英国现代性与中国》(爱丁堡大学出版社,2015年)
贝蒂娜·勃兰特和丹尼尔·普尔蒂主编《德国启蒙运动中的中国》(多伦多大学出版社,2017年)
————————这些国外学者对“西方中心论”缔造的国际社会现状,专门出书辩驳,也是因为“民族自信”?
17世纪到18世纪,启蒙运动之前整个欧洲对中国文化的推崇,甚至把孔子称为“这个时代的保护神”。按理说他们文艺复兴后,不就已经见过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几百万字箴言了,有必要这么夸张吗?
上两个世纪的考古热,诞生了一堆盗宝电影,电影片场都不知道造了多少个,历史文物造假更难吗?

留下您的信息